Maxta:超融合概念的深层剖析
作者:烨煊电子 来源:本站 发表时间:2016/12/28 10:31:08 浏览:次
超融合的定义是什么?相信时至今日也是各执己见,众说纷纭,卖一体机的说是超融合,做其他的软件定义存储也说是超融合。在近期闭幕的中国存储峰会下午场,超融合技术论坛中,Maxta的大中华区技术总监王栩东从超融合的定义,超融合的优势,超融合和融合系统及传统存储的区别,当前超融合适合应用方面详细剖析了超融合概念,他表示“我们跟其它做超融合的厂商有一个很大的区别——我们依托硬件,又脱离硬件。”
超融合是什么?超融合应该如何定义。每家厂商不一样,什么是超融合?反正这么多厂商,我是卖一体机,我是超融合,我是做其他的软件定义存储我也叫超融合。实际上由业务敏捷性驱动的客户需求已经从单一的计算能力、网络和存储架构往云计算上迁移,往应用现代化迁移,往工作负载管理上面迁移。正是有了这样的需求之后,很多厂商关注这个焦点,关注这个问题,有了这个产品的创新。
其中有一个创新,我们把计算能力和存储服务跑在一个设备,运行在一个设备上,慢慢把它和以前的硬件解耦。以前服务器存储也好、网络也好,是一个紧耦合,慢慢做解耦合的方式。上面跑的是互联网数据中心对我们现有数据中心冲击比较大。你看互联网数据中心,全是标准X86服务器,很少有大型存储包括备份的方式,全部用软件方式来做。各种软件定义方式运行在标准X86服务器上。
广义来讲,超融合把计算、网络和存储集成在一起,运行一整套的软件方案或者设备。一个节点或者多个节点最核心是一个分布式的协议站,每个节点可能都要挂一些分布式软件系统或者是对象存储,作为它的存储。
同时上面会有很重要的一个虚拟架构虚拟站引导硬件设备并将其抽象成更多的CPU、内存和硬盘资源。我想这是一个广义定义,几乎把全部的使用软件集成在一起,把计算能力,存储放在一起,说是一个超融合,其实也对。
超融合最大的区别是在“超”,跟传统存储,跟软件定义,跟融合性区别的时候,从狭义定义,大家要关注它是不是符合客户应用,符合客户的运维习惯,符合客户真正的所要求的性能、安全、运维。
超融合的优势是什么?
我为什么要用超融合?以前客户用传统存储很好用,上虚拟化没问题,跑物理机没问题,不同的操作系统,但是带来很大的麻烦——成本和运维。可能会在传统架构投资非常大的一个设备采购方面,跟各个厂商策略不一样。第二运维比较麻烦,因为基本现在各个系统都是各厂商的产品都有。软硬件放在一起是很复杂的一套管理系统、运维系统,其中还涉及到监控。对超融合来讲的优势,比如客户以前做运维,做主机运维宕机就好了,对不起全部宕掉。在以前物理机的系统,超融合很重要就是跑虚拟化,这个虚拟化你用VMware也好,正常的运维,只要把虚拟机做一个自动迁移,我机器存储的节点,正常维护更换硬盘,更换硬件,更换CPU都没有问题。从运维角度来讲,这是超融合非常大的一个格局。可以做到无宕机的运维,数据不丢。
超融合和融合系统及传统存储的区别
第三个问题就是超融合和融合系统及传统存储的区别。几乎每个厂商都说自己是超融合,就是卖一体机,把计算、网络、存储都放一起了。狭义定义不是这样的,首先传统存储大家都很熟,两个控制器或者多个控制器,不管做分布式也好,硬件是特有硬件,这么多厂商包括EMC,HPE,华为等硬件厂商,硬件是自己特有的架构。自己跑自己的软件,管理系统,每一个厂商都不一样,这个是传统存储。
再说一个融合系统,在8-10年前,有一个流行术语——软件定义网络,然后再是软件定义存储。硬件大型磁盘阵列都跑CPU,后来都跑X86了。既然出来软件定义存储,那把软件直接扒下来放到X86,以前跑的X86,现在X86英特尔CPU越来越快,处理IO绝对没问题。还有一些厂商用开源做一个系统,做成软件定义存储。但它还是一个存储,软件定义存储实际上还是一个存储。
后来因为出现了超融合的概念,超融合从广义来讲就是把计算、存储、网络整合在一起,既然是整合,现在只要处理IO,处理存储需求,跟计算节点放一块,再做一次合并,那就形成一个系统,这就叫超融合。准确来说是融合系统,不叫超融合。
现在来说一下,这个“超”是什么?所有超融合系统一定要运行在虚拟架构上,也就是云的架构上。因为未来客户的应用一定往这上面迁移,不是既能支持虚拟架构,还能支持物理机,那叫融合系统,不叫超融合系统。
第二点所有的超融合系统对应的所有功能全部都是针对虚拟机,不是说今天我做了一个跟传统存储没有任何区别,你说有多大,100G,5T,我划给你。我要一个企业功能,就是跑了500个虚拟机,它还是传统存储架构,超融合针对虚拟机可以做。任何快照、克隆、副本技术也好,都是针对虚拟机,这个才叫真正的超融合架构。剩下我觉得更准确的定义应该叫融合架构。
当前超融合能适合什么样的应用?
再一个说当前超融合能适合什么样的应用?如果说的大一点,超融合适合所有应用,这其实是不可能的。现在没有一个什么系统可以跑所有应用,大型传统存储也不可能。我只能说只要你可以迁移到虚拟化上的应用,超融合系统基本可以跑。
为什么这样说?现在我们可以看到,超融合起步就这两年,远比传统存储时间短很多。其实传统存储也是经过很多年技术积累以后才能满足现在客户的大部分应用。超融合一样也会走这个过场。刚刚开始只是这一两年,超融合的概念被炒起来了。很多厂商说数据库可以跑很高的IO性能,那要看在什么条件下跑了。
现在我说自己是超融合,因为软件定义存储,我直接跑一个X86,放多少个CPU,至少两路物理CPU给你做IO。今天我们放在超融合计算放在里面,开一个虚拟化环境,剩下全部用的控制虚机的方式。
我不能说所有应用都可以适合超融合,目前在我们实施所有给客户中只要能迁移到虚拟化环境的应用都可以。包括有一些像数据库,想迁到哪个系统上。P7的IBM服务器,我先看负载多大,负载只有10%,我可以给你看。如果高峰跑的负载到80%,你的虚拟化环境都撑不过来。还有其他的文件系统、ERP等等。
还有关于小文件的系统,一个500G的容量空间,假设全是EXCEL表,最大50K,最小25K,总共有多少?1000万。你要做一次数据的索引,这时间非常长。要运用比如说像SSD技术。
从Maxta体现价值就是让选择最大化,客户有多的选择,硬件选择,软件选择,针对不同应用进行优化。对超融合来讲所有优化全是针对虚拟机,而不是针对下面存储或者软件定义存储。跟你使传统存储没区别,超融合不是这样。只是管虚拟机,VMware直接管虚拟机,别管后面存储怎么分配。一旦创建好,就已经做好了。做配置进行优化,客户有很大的领或性,授权平台转移,客户价值最大化,本地客户进行优化,中文界面,Maxta有日文、韩文,还有英文,你可以这样选。让客户管理起来从运维角度最简单,你只需管理虚拟机就可以。最后一个是节省,成本上节省,标准硬件,容量性能达到最优,提供最佳数据弹性和系统可靠性及数据保护。